四月十三日,复旦大学和汉考国际共同举办的“2025上海优质国际人才对接会及高校来华学子就业展”,在复旦大学正大体育馆启动。
复旦大学相关领导,包括党委副书记张旭,全国工商联人才中心主任李树林,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叶霖霖,上海市出入境管理总队副队长胡鹰,中方企业代表国轩高科总经理张铭杰,外方企业代表上海英国商会Adam Davis,以及复旦大学国际中文教师奖学金的学生代表詹乘风等,共计300余人参加了开幕式。
复旦、北大、清华、交大、同济、华东师大等三十余所国内顶尖学府,京东、阿里、歌尔、洲际等四十余家中外公司,全国范围来华学子、归国华文教师及近五千名志愿者共赴一堂,达成国际专才与中国式进步的紧密融合。
张旭发表讲话时着重指出,语合中心会不断深化“语言与专业”“语言与工作”的教学方法,举办“汉语桥”“国际中文日”等世界知名活动,同时增设“国际中文教师奖学金”“新汉学计划”等人才培育计划,致力于提高HSK考试的服务品质,帮助全球汉语学习者更顺畅地来华学习、工作或实习,实现从教育到职业的顺利过渡。
张铭杰作为新能源行业代表人物谈到,人才流动不受国家限制,创新活动没有范围限制。国轩高科在活动现场提供了将近一百个面向全球的职位,涉及研发和生产等多个方面,并且设立了简历快速处理机制。他引用了“志趣相投的人不把山海视为遥远”这句话,号召全球人才通过技术合作共创未来。
亚当戴维斯拥有中西方及法语区多元文化经历,他认为“沟通是通往成功的桥梁”,同时劝勉国际学子“无畏面对考验,个人的在华岁月与众不同,若能融入自身底蕴,定能铸就卓越成就。”
詹乘风讲述了自己在复旦大学研习汉语和金融的见闻,形容中国为“古老文明与新兴风尚交织的试验场”,从便捷的移动支付到悠久的古琴艺术,他深切领悟到“君子能和而不同”的哲理,中国的每一天都在启示他:真正的成长源于包容相异。
现场气氛热烈非凡。京东、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、国轩高科等九家业内翘楚相继上台介绍,引得众多国际人才驻足聆听。展会还设有企业招聘区和高校留学区,参展公司与高校代表纷纷向到场国际人才详尽讲解职业前景、职位要求、公司及学校信息,并涉及就业与留学相关事宜。
展览获得主办方、学术界以及参观者的广泛赞誉。一位名叫阿里的巴基斯坦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硕士研究生说:中国公司对新兴技术的采纳速度和全球化的格局令人惊叹,他本人汉语能力已达到HSK六级水准,希望通过这次展示在人工智能方面获得成长契机。徐工集团方面表示,参与展会的高校学生所表现出的跨文化融入能力,比原先设想的要强很多,公司打算和这些学校签订定向人才培养合同,非常感激这次活动,使我们得以接触到如此规模庞大的大学联盟。上海交通大学方面则显得十分振奋,企业现场公布的包含中文技能的职位需求,为学校改进教学安排指明了明确的目标。
(中国日报上海分社 周文婷)